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
热线电话
暂无在线客服
用户中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馆内新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李清泉日记里的烽火岁月

作者:Admin 日期:2025-06-14 点击:178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我们回望那些承载历史记忆的珍贵遗产,李清泉同志的日记以其朴实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渡江战役中鲜活的烽火岁月。

  李清泉日记,长13.5厘米,宽9.5厘米,厚度为4厘米,现藏于渡江战役纪念馆。

  李清泉,渡江战役时任人民解放军第21军61师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外交部驻瑞士大使,安徽省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20250616101519_77322.jpg

  这本日记是李清泉于1949年2月15日到同年9月2日所写,其中记载了部队奉命南下中的行军、训练、战斗、学习等情况。日记开篇就以《乘车南下》为题,“从来未乘过火车,今天是第一次,自然很高兴。”“(战士们)昂首大叫,这一切景象说明了我们的胜利。”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李清泉和战士们乘胜南下,胜利在望的喜悦之情。日记还记载了渡江战役前,部队经徐州、蚌埠、合肥、庐江、桐城、贵池等地的行军过程。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既是口号,也是每一位解放军战士的目标。行军路上,战士们还在巢湖开展了一周左右的水上练兵的情况,3月10日李清泉以《巢湖练兵》为题,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从船只靠岸到上下船等一系列的训练,提高了战士们渡江作战的信心和勇气。期间,李清泉对工作也进行了不断思考,2月16日的日记中,李清泉就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工作主动性”、“
工作简单化、细致化”,这样的经验对于今日都是有借鉴和学习意义。

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发起。李清泉所在部队作为渡江突击师,作战任务是从池州贵池县下江口至梅埂段,突破敌人的江防,抢占隔港湖南侧山地,掩护后续部队过江。日记《紧张的一天》为我们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晚八时许,东边枪声很紧,九时,西边枪声大,不一会儿,火光冲天,烧红一遍。”从日记中,我们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的迅猛之势和无往不胜的豪情。

突破长江后,人民解放军第21军61师从泾县以西地区出发,沿着皖南、浙北的崇山峻岭,冒着江南的梅雨,占领杭州,继而沿绍兴、临海一线扫荡残敌,抢占溪口、奉化。特别是部队进驻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后,严明纪律,保护了蒋氏故居、蒋母墓等地。日记《进占溪口》记述了保护的过程。正如多年后,李清泉回忆所说,溪口群众看到这些保护措施后,纷纷议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大军纪律严明,对老蒋家什么东西都不动,我们老百姓还怕什么呢”。部队奉命移驻时,溪口群众纷纷夹道欢送。

日记还记载了渡江战役后至1949年9月初,李清泉所在部队攻克宁海、石浦、象山等地作战情况,以及为解放舟山群岛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李清泉日记对于我们研究1949年渡江战史是十分宝贵的资料,日记里的烽火岁月更是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无往不胜的见证。   




分享到:

上一条:招聘公告

下一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芜湖铁画非遗传承人储金霞作品《三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