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安徽名人馆线上开展“志愿者说”第十七期——皖美夏日 志愿添彩。安徽名人馆志愿者团队在2025年第二季度共开展352次志愿服务,通过服务时长认证,最终评选出优秀志愿者4名,并授予“志愿之星”称号。
服务之星●杭璐

在安徽名人馆担任志愿者的这段时光,让我得以从幕后视角,触摸到文化传播的另一种温度。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协助馆内开展的几次戏剧活动。舞台上既有老者哼唱耳熟能详的曲调,也有年轻人以满腔热忱演绎传统唱段。这种跨越年龄的共鸣,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不同代际的人连在一起,让文化传承更加具象化。而我在搬道具、维护秩序这些细碎的工作里,也生出一种奇妙的使命感:仿佛我也在守护这份文化传承的脉络。在这里,我们不仅要讲述安徽名人的事迹,也要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让更多人听见安徽的故事,读懂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
讲解之星●张梓淇


这一年,我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
我热爱历史,喜欢看历史名人故事,感谢名人馆给我这样一个舞台,让我有机会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在服务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有意义的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远道而来的一群新疆小朋友讲解,能将安徽名人故事传递给千里之外的新疆朋友,我倍感荣幸。看着他们通过的讲解,对安徽历史文化多了一份了解,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又为传播和弘扬安徽历史文化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接下来我会继续讲好名人故事,宣扬徽州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讲解之星●宫一璠


志愿者,这个词饱含着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着奉献与爱心,每当我回忆起我的志愿经历,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欢乐。
我加入安徽名人馆志愿者队伍已经快一年了。在讲解中,我发现不少游客都会在我讲解后提出如“青天三铡刀是真实存在的吗”之类的问题。这些锻炼了我对待问题的应变能力,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度的思考。
每当我看见听众因我的讲解而恍然大悟并露出感兴趣的神情时,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表,使我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志愿者的价值:奉献时间与精力,不求物质回报,只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志愿精神的真谛即用行动传递温暖,用知识照亮他人。
讲解之星●许敬恒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来安徽名人馆担任小志愿者讲解员已经三年多,是不折不扣的“老员工”了,我站在讲解岗位已经没有新手阶段的青涩、紧张了。就在我觉得自己已经挺成功时,有时面对游客雨点般的提问时,我又乱了手脚。于是每次讲解结束后,我都会悄悄记下大家追问的问题“程大位有没有为张居正改革提供数学帮助?”、“朱棣如果不迁都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就像小钩子,勾着我去翻阅资料、问老师,哪怕每天只多弄明白一点,积累起来也成了不小的进步。
现在,我懂了“千淘万漉”是坚持、是认定目标不懈追求、是寒来暑往默默坚守;“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藏在坚持里的成长,是每一次拓展中收获的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未来,我还要继续做那个“淘沙人”,把安徽名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