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含义是“有芒的谷类作物可以播种了,过了这个时节再种就难有收成”。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非常适宜种植晚稻等谷类作物。
2025年6月2日,时值芒种节气与环境日交汇之际,安徽名人馆紧扣“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举办了“时雨及芒 物土相宜”皖风时令品牌社教活动,以展陈人物淮南王刘安和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为切入点,讲述"顺天应时、物土相宜"的生态智慧。在节气物候的千年回响中,让生态文明的种子与创新探索的热忱共同生长。

社教老师详细讲解了芒种节气的含义、物候特征和主要习俗,带领观众欣赏节气歌谣、古诗词及习俗中蕴含的文化美感。讲到“煮梅”习俗时,社教老师巧妙关联重要展陈人物——安徽亳州人曹操,引出了“望梅止渴”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著名典故。活动还将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先行”融入其中,引导大家理解节气智慧里包含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起大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手工环节,大家兴致盎然地动手体验芒种送花神的习俗,摆放干花植物,注入皂液,亲手制作充满自然清香的芒种主题手工皂,在实践中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亲近感。


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形式,既生动展现了古老的节气智慧,又巧妙融入了现代环保理念。未来,安徽名人馆将持续推出此类活动,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观众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获得知识滋养与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