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5月18日,安徽名人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联合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及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共同举办“印刻古今 智创未来”——科里科气系列活动,活动阐述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体验活字印刷与3D打印,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启发青少年思考如何以创新方式连接历史与未来,让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展脉络,着重讲述了安徽歙县人毕昇首创活字印刷的历史贡献。学生亲手排列木质活字,用宣纸拓印古诗词,在油墨清香中感受活字印刷的千年智慧。




随后安徽大学的郏子杨同学为学生讲解3D打印原理,肖博元同学现场演示了3D打印技术。精密喷头层层堆叠出安徽大学校门和安徽名人馆模型,引发学生阵阵惊叹。“3D打印应用真广,还能打印衣服、制作美食呢!”大家围绕科技应用的无限可能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畅谈3D打印会实现怎样的未来。



本次活动通过"一古一今"双线体验设计,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用创新思维守护文化遗产的新视窗,为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的生命力。安徽名人馆将继续在时代浪潮中续写文明传承新篇章,以创新实践探索快速变迁社会中博物馆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