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安徽名人馆线上开展“志愿者说”第十六期——春游江淮 志愿如歌。安徽名人馆志愿者团队在2025年第一季度共开展459次志愿服务,通过服务时长认证,最终评选出优秀志愿者4名,并授予“志愿之星”称号。
讲解之星-翟玥垚

时间过得很快,再过4个月,我在安徽名人馆做小志愿者就满两年了。一次次的讲解,不仅锻炼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更是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水平。每一次用“请您继续参观安徽名人馆”这句结束语为讲解画上句点,听着观众的掌声,我都能真切感受到自己又为传播和弘扬安徽的历史文化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在馆里我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志愿者小伙伴,我在他们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我将继续与他们并肩前行,讲好名人故事,宣扬徽风皖韵。
讲解之星-李奕凡

每当我去博物馆,聆听讲解员叔叔阿姨们娓娓道来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时,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向往。2024年,我如愿以偿,光荣地成为安徽名人馆的一名小讲解员。包拯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形象一直深深吸引着我,能够向游客们讲述他的故事,我感到无比荣幸。从起初的紧张忘词到现在能够从容自信地讲解,当听到讲解结束后游客们热烈的掌声,那种成就感与自豪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做任何事都要勇气和坚持,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让更多人了解安徽名人的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讲解之星-梁腾泽


在为期八个多月的志愿服务中,我累计服务时长超100多个小时,为近万名参观者讲述安徽名人及他们背后的故事。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成长,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志愿讲解的独特意义。
有一次,几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姐姐在听完我关于曹操及东吴三都督的讲解后,主动提出要拍摄讲解视频。原来,她们的妹妹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却对历史故事格外着迷。“我们想把你的讲解带回去,让她知道知识可以这样生动有趣,也希望她能像你一样勇敢表达!”这句话让我心头一暖,突然意识到,志愿讲解不仅是单向的知识输出,更是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梁——它不仅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更承载着激发他人热爱、鼓励他人突破自我的使命。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用声音传递力量的决心,也深刻体会到,每一次讲解都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接力。
讲解之星-宋德萍

我在安徽名人馆做志愿者将近一年了,这一年来我的认知得到提升,精神更加充盈,生活变得丰富。非常感谢安徽名人馆为传播安徽历史文化做的贡献。
解锁了第五展厅后,我开始了第六展厅的学习。第六展厅的人物比较多,但是人物所处的年代离我们更近,很多人物的事迹在上学时学习过,还记忆犹新,记起来不算很难。现在人到中年了,重新再回顾中国晚清那个动荡的年代、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感受和上学时又有所不同。
志愿者这个身份,我觉得很光荣,既然开始了,我想就一直延续下去。我想通过我的学习了解更多历史名人的故事,把这些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希望通过我的一点点微薄的力量,为文化传承做一点点贡献。